曹宝麟先生答网友问(二)

曹宝麟先生

11、关于临颜勤礼

一些难写的基本笔画,如平捺,折,戈法等都未过关。纸张似乎过滑。

12、关于学米

要做到比较相似,只能亦步亦趋。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端详笔法和字法层面上必须记住的东西,而这些又是对以后自运起关键作用的。但是我们又应知道作者下笔不假思索,这是熟能生巧因势利导的结果,所以速度不仅不必成为初始的忧虑,而且我们到时是觉得不得不应该快的。

13、关于米与二王

米芾方圆庵记确有大王意味,但他在此前风格已基本确立,其形成当受欧阳询沈传师褚遂良等家影响,而此基调基本上贯彻始终。大王对于小王而言,予米的作用似乎并非主要的。因此若无圣教打底;云云是未必然的。另外兰亭因是唐人半临半摹,故与几本响拓的精确度还是有差距的,这就是我觉得学王不如从圣教入手为好的原因。碑刻不如真迹,何况蜀素又是五合交臻的杰作。我虽不会劝你从一而终,但在某一阶段必须择善而从,而且心无旁骛。三心二意必然一无所获。

14、关于用笔

点画越长,越需要有变化,否则便失于单调。长横如此,其他亦然。按提按并使之波动,是常用的笔法。

15、关于学米避俗

越易上手越易俗。我看学赵比学米更易俗。何故?因为赵平易近人,学者往往可以举一反三,所以貌合神离也就难免,乾隆即是如此。这种俗应归入平庸一类,尽管它还不是完全不堪入目。而浅层次的学米,弊端或许更多。米字个性强烈,点画跳荡,字势欹侧,而且带有一些特殊标记。初学者一般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。如果盲目拼装,虽能一目而知出于米,但其俗恐怕只可说是恶俗得俗不可耐了。这两种表现不同,其俗一也,都是“且学一家忘一家”其实是不可能的。学什么就会不知不觉受到影响,所以先入为主尤其重要。红袖说得好。后博就是博采各家之长,但须防止乱采,风格离得太远的不能嫁接。有的书家就这样给毁了。

浅尝辄止所致。那麽如何医俗也就不言而喻。但必须强调读书知礼的重要性,因为书法毕竟不僅僅是技法层面的事情。

16、关于用墨答

我觉得墨分五色是借用国画技法名词。墨法在明代之前只有无意识的表现,如写得只剩不多墨了,却又要添写几句,蘸了点清水,不经意出现淡墨。明人从水墨画得到启发,有意识地引入书法。林散之善用淡墨,应是学过董其昌的缘故。

17、关于刷字

所谓“刷”,我的理解就是“沉着痛快”四字。历来象老米这样对毛笔控制到无不如志的书家恐无三数人,这是他学褚最久得到的好处。他无一笔不悬手,应出于心解。用这高标准严格训练,才谈得上无往不利。沉着,是留得笔住;痛快,是恣肆自如。既进入随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大自在之境,隔阂被打破,那么感情的抒发就毫无罣碍了。当然,知易行难,这在我还是一个努力的目标吧。

“米芾在直线上好用,但在曲线上就没有那么如意”

你说得有些道理。刷字我用“沉着痛快”释之,一般人只知一味痛快,遂堕一偏之失。书法之所以成为艺术,节奏感是其标志。所谓节奏,就是有快有慢。痛快,自然是快,那么沉着也就不言而喻。落实到具体,则是直笔当快。因为无非提按而已,比较简单。而曲线由于有方向的改变,因此必须稍慢,尤其是有所应接的曲笔,如长撇和钩等,皆须特别留意。

18、关于学草

自觉才情不够。草书尤其是狂草最难,历来以狂草名世者极少,可见能摘龙颔之珠的难度。因为在急速的运动中做出复杂动作是太难了。我的集子里也有几件,当然是凑数的。但学一点也不无好处,当可强化笔势。

19、关于现代书法

我们不但切忌禁止尝试和探索,反应鼓励创造。别人愿意玩玩新花样,亦无可厚非。而有些天分很好的年轻人确实写得不错,我向他们致敬。要相信历史的公正,好的总会流传下去,汇成传统。

20、关于行书章法答凌云

记住一句话,即达到对立统一。对立,是强化对比。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各方面;统一是使其和谐而已。

点击数:221

You may also like...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